南京農業大學汪良駒教授團隊:外源 5-氨基乙酰丙酸 (ALA) 調節梨葉光合效率的機制研究
2024-06-11 來自: 南京禾稼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26
文章導讀
近日,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汪良駒教授團隊研究論文“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xogenous 5-Aminolevulinic Acid (ALA) in Regulating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Pear Leaves (外源 5-氨基乙酰丙酸 (ALA) 調節梨葉光合效率的機制研究)”在 Forests 期刊發表。該研究探討了外源ALA提高梨樹葉片光合作用的可能機制,為ALA在梨樹生產應用上提供了理論依據。
研究過程與結果
5-氨基乙酰丙酸 (ALA) 是一種新型植物生長調節物質,在植物生產中能夠起到多種調節作用,其中ALA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應尤為引人關注。2023年,汪良駒教授研究團隊制訂并發布了《5-氨基乙酰丙酸 桃樹施用技術規程》團標 (TJAASS 88—2023),規范了ALA在桃上應用標準。但這個規程是否適用于其它樹種尚不清楚,ALA提高植物葉片光合效率的內在機制更需要深入研究。因此,作者以盛果期‘華山’梨為材料,參照TJAASS 88—2023要求,在果樹開花前一周用ALA稀釋液灌根防寒、在盛花后期噴花以去除過多花朵的基礎上,于幼果發育期葉片噴施ALA溶液,探討ALA對梨樹葉片光合能力的影響,通過葉片氣體交換參數、葉綠素快速熒光特性以及葉綠素合成、光合系統II電子傳遞載體相關基因表達等分析,以期闡釋ALA對梨葉片光合作用的調控機理。
1. ALA處理顯著促進梨葉片凈光合速率 (Pn) 等光合氣體交換參數
梨樹葉片噴施外源ALA后1周,葉片Pn就顯著高于對照。這種效應至少持續5周。5周間,ALA誘導的凈光合速率 (Pn) 平均增幅29.28% (圖1A),ALA處理葉片蒸騰速率 (Tr) 平均比對照高出13.94% (圖1B)。與此類似,ALA處理后梨葉片氣孔導度 (Gsw) 整體上比對照高出18.73% (圖1C)。而且,梨葉片瞬時羧化效率 (Pn/Ci) 總平均值比對照增加32.30% (圖1E),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.16% (圖1F)。由此可見,ALA處理提高梨樹葉片光合性能至少可以保持3~4周。
圖1. ALA處理對梨葉片光合氣體交換參數的影響。
2. ALA處理顯著促進梨葉片內源ALA的合成與代謝
研究結果顯示,外源ALA處理可以誘導梨樹葉片內源ALA含量增加。在ALA處理后5周內,外源ALA誘導的內源ALA含量增幅達41.99% (圖2A)。在此過程中,外源ALA處理一方面顯著提高內源ALA合成能力,5周內的平均值提高54.54% (圖2B);另一方面,在ALA處理后第2周外源ALA處理促進梨葉片內源ALA代謝分解。這意味著,外源ALA噴施梨葉片不僅促進內源ALA合成,而且促進ALA代謝。外源ALA對內源ALA合成的促進效應至少保持5周。
圖2. 外源ALA對梨葉片內源ALA含量 (A)、生物合成 (B) 和代謝能力 (C) 的影響。
3. ALA處理顯著促進梨葉片光合色素的合成
如圖3A所示,ALA處理后第二周開始,處理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 (SPAD) 均顯著高于對照。從圖3B-D看,ALA處理1周后梨樹葉片葉綠素a、葉綠素b以及葉綠素總量均顯著高于對照。盡管第2周兩者Chl b含量沒有差異,但其它時間點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,說明ALA處理促進梨葉片葉綠素積累,緩解其含量下降。具體來說,ALA處理葉片五周內Chl a、Chl b和葉綠素總量的平均值分別比對照高出11.38%、8.59%和10.44%。另外,ALA促進提高梨葉片Chl a/b比值,說明ALA促進葉片葉綠素a積累,但不利于a轉化為b。與此類似,ALA處理也可以促進葉片類胡蘿卜素 (Car) 含量上升 (圖3F),且五周平均值比對照高出16.25%。
圖3. ALA處理對梨葉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。(A) 葉綠素相對含量、(B) 葉綠素a、(C) 葉綠素b、(D) 總葉綠素含量、(E) Chla/b比值、(F) 類胡蘿卜素含量。
4. ALA處理對葉綠素合成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
為探究外源ALA提高梨葉片葉綠素含量的機理,作者分析了葉片噴施ALA后與ALA以及葉綠素生物合成相關的主要基因相對表達量。可以看出,催化ALA合成的兩個關鍵基因HEMA和GSA相對表達量在外源ALA處理后明顯上調。并且,ALA處理的葉片HEMF基因表達量至少在4周內顯著高于對照。類似的情況出現在HEMG (催化原卟啉原Ⅸ生成原卟啉Ⅸ) 和CHLH (催化原卟啉Ⅸ螯合Mg2+生成Mg-原卟啉Ⅸ)。CHLH是控制葉綠素生物合成分支的一個基因。從圖中看,ALA處理第1周葉片CHLH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。這種效應可以維持3周。從整體上看,ALA促進其自身合成、代謝以及轉化為葉綠素的編碼基因表達,特別是處理后4周內,多數基因表達均受到不同程度上調。
圖4. 葉綠素生物合成途徑及ALA處理對梨葉片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。
5. ALA提高葉綠素合成關鍵基因PypHEMA和PypCHLH的啟動子活性
為了進一步探究ALA調控葉綠素合成機制,作者通過在煙草中進行的GUS染色實驗研究ALA對葉綠素合成過程中關鍵基因啟動子的影響。結果表明,外源ALA可以顯著增強PypHEMA和PypCHLH基因啟動子活性。因而,外源ALA處理可能通過上調內源ALA合成關鍵基因HEMA和葉綠素合成關鍵基因CHLH啟動子活性,促進基因表達,從而導致梨葉片葉綠素含量提升。
圖5. 外源ALA對ALA和葉綠素合成相關基因啟動子活性的影響。
6. 外源ALA處理對梨葉片PSII相關基因的影響
作者在葉綠素快速熒光曲線中觀察到ALA對梨葉片PSII反應中心 (PSII-RC) 光合電子傳遞效率的促進作用。為了探討其作用機制,作者還檢測了ALA處理后5周內PSII-RC主要成員編碼基因在梨葉片中的相對表達量。結果表明,ALA處理可以通過促進PSII-RC核心結構蛋白和其他功能小分子蛋白編碼基因的表達,來維持PSII反應中心的穩定性,促進植物光合作用。
圖6. PSII反應中心結構及ALA處理對梨葉片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。
研究總結
本文參照TJAASS 88—2023團標《5-氨基乙酰丙酸 桃樹施用技術規程》要求用ALA處理梨樹,至少可以在3周以上時間內維持較高的葉片光合效率,而且這種效應可以表現在多個方面。在葉綠素合成過程中,外源ALA不僅可以促進內源ALA合成與代謝,還可以促進葉綠素合成,增加光合色素含量;在光合電子傳遞過程中,ALA促進梨葉片PSII-RC核心蛋白基因表達,提高PSII-RC活性,促進光合電子傳遞和能量轉化。作者的研究證明了TJAASS 88—2023標準也適合于梨樹。而且,沒有展示的數據表明,ALA處理過的梨單果重增加19.7%,果實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4.5%。這些結果為ALA在梨生產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。